文:貓奴心理師 / 圖:pixabay CC授權
某日進行親職諮詢時,母親表示,孩子最近上學前還是會哭著說不想離開媽媽,但在母親的安撫下,至少已經可以獨自待在幼稚園一天了。然而母親不解的是,每次放學時,孩子一見到母親會非常開心,然而回家後卻變得很沒耐性,對母親要求這要求那,常因小事向母親發脾氣。
我先詢問母親對於孩子這樣的情況有什麼猜測,母親猜想孩子可能是太累了又硬撐著不去睡覺,因此在無理取鬧。我向母親表示,我不排除精神不佳影響情緒的可能性,然而就我對個案的了解,應該還有另一個可能性可以提供母親思考:他對於母親的離開感到憤怒。
我簡單向母親說明了Ainsworth的分離焦慮情境實驗,以及依附關係的類型。就我的理解,小男孩應該屬於「矛盾/焦慮依附」的類型,也就是當母親離開時,孩子會非常沮喪;當母親回到身旁時,孩子又變得很矛盾,明明想跟母親保持親近,卻又充滿憤怒。
「矛盾/焦慮依附」的個體之所以會對母親感到憤怒,主要是因為他/她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這樣的感受不是理性可以左右的,就像我的個案也很清楚,母親不是故意要離開他,是因為他必須自己上學,但這不代表他因此就不會有生氣的感覺)。
而憤怒的感受,繼續向下挖,最後往往只有一個最真實的核心情緒:「傷心」。傷心什麼呢?傷心「為什麼妳拋棄我?妳是不是不愛我?否則為什麼明明知道我會害怕難過,卻還是丟下我一個人?……」
至於「迴避依附」的個體,往往傾向迴避、忽視母親的存在,在母親離開或回來不表現任何情緒。母親在時不去注意,母親離去亦不會顯現緊張痛苦,這群孩子對待陌生人和對待母親的態度是一樣的。
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呢?答案很簡單:雖然我很在意媽媽,但因為媽媽會拋棄我、讓我傷心,所以我只要「否認」媽媽對我的重要性,就不會再受到任何傷害。因此,面對分離最好的應對方式,便是忽略、淡漠,面無表情。這群孩子背後的想法是:「我的確會傷心,但我不會讓對方知道我為了他/她的離開而傷心,以免他/她用這個弱點來傷害我。」
這兩種依附類型的共同點在於:缺乏客體恒存概念、沒有安全感、無法確認重要他人對自己的感情。母親可以了解我的說明,也同意個案有這樣的可能性,接著她問我該如何處理?我向她表示,最好的方式,便是反映個案的情緒感受並加以同理涵容,如:「XX,媽媽知道你每天上學前都很捨不得跟媽媽分開,媽媽也很捨不得你啊!可是為什麼你放學時看到媽媽,一開始很高興,後來好像又對媽媽很生氣不耐煩?你是在氣媽媽讓妳一個人留在幼稚園、覺得很孤單害怕嗎?」
事實上,當母親理解了小男孩的處境感受之後,必定較能容忍同理小男孩的亂發脾氣 (因為這是事出有因,而非單純無理取鬧或是被寵壞),惟有當母親整理好自己的情緒時,才能以正向接納的態度去面對小男孩的情緒動盪,繼續扮演一個穩定客體,而非在被孩子投射為bad object時,也產生投射性認同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以負向的態度回應孩子,形成惡性循環。
**為維護隱私,個案資料已作部分修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