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貓奴心理師   (為維護隱私,個案背景及事件已經過改編)

日與一位家長會談,討論如何解決孩子進食慢的問題。孩子在父之後對母親有強烈分離焦慮,經過幾次討論,父親問我,「在限定時間內陪孩子吃飯,超過此時間,父親離開,讓孩子自己吃。若孩子想離開餐桌尋找父親,就先把飯吃完。」的作法,會不會增加孩子的分離焦慮?

我表示,處理分離焦慮,或建立客體恒存概念的關鍵,不在於那個重要客體時時刻刻在「形體」上不離開自己,而是讓孩子清楚了解,為什麼你要離開;協助孩子如何度過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光 (利用過渡客體);以及,離開之後,必定會遵守約定回來。讓孩子體會到,重要客體對自己的愛,並不會因為形體上的分離而消失或改變。

簡言之,「客體恒存」或「安全感」不是透過「無時無刻的陪伴」來建立的,而是透過,讓對方再三經驗到「離開之後必定會再回來」,以及「愛不會因為時空的距離而改變」來加以鞏固。

 

如同電影「非誠勿擾2」中的那首詩,就很清楚說明,何謂客體恒存的愛。

你見 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 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 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第三張.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syhealing 的頭像
    psyhealing

    涵容與療癒:貓奴心理師的人間絮語

    psyhea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