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貓奴心理師 / 圖:pixabay CC授權

近日北一女學生未讓座被民眾PO照上網撻伐一事引起不少討論,然而PO文者似乎特別指出,正因為對方是北一女的學生,因此更不應該不讓座,否則就乾脆… (省略)。這其實反映出很有趣的心理現象,與前陣子台大名醫的小三風波及家暴疑雲有異曲同工之妙。

notebook-1587527_1280 (Large).jpg

台灣多數民眾,似乎對於會唸書、成績好、就讀名校的人,有著過多不合理的理想化投射。記得我唸高中時 (也是明星高中),三不五時就會有民眾打電話到學校投訴,表示在外面看到敝校學生制服沒有紮進裙子內、搭公車未讓座或在車上笑鬧、邊走邊吃等等,因此教官總是在朝會時三令五申,告誡大家要注意形象、維護校譽。

試問,倘若今天沒讓座的是一位穿著便服的普通年輕人,這位PO文者還會如此憤慨嗎?學業表現優異,與一個人的品德操守,其實並沒有直接的關聯性,然而多數人總將兩者劃上等號,並且將這樣的光環無限延伸擴大,比如唸名校的就一定能成為好爸爸或好媽媽,個性必然是誠懇正直、兄友弟恭、努力認真、行為端正、抗壓性很好等等。

客體關係理論之母,梅蘭妮.克萊恩 (Melanie Klein) 針對兒童心理發展,提出了「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的概念,指的是大約在嬰兒出生後到第三個月,對母親的感覺是在愛與恨中間擺盪,此時嬰兒的情緒反應是極端的好與壞,能滿足需求的就是「好媽媽」,而無法即時滿足自己的就是「壞媽媽」,兩者不相容。

克萊恩指出,一直到嬰兒大約四到六個月大時,才逐漸能把母親視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了解到滿足我的好媽媽,與挫折我的壞媽媽原來都是同一個母親,好與壞是同時並存在同一個人身上,此時才開始進入憂鬱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

在此過程中,嬰兒經驗到原本以為被自己完全掌控的好客體(good object) 永遠離去,他們必須透過哀悼失落,才能走完修復的歷程,整合好與壞。

然而目前台灣的社會氛圍,似乎仍處在「黑白二分」、「全好/全壞」的分裂世界裡,只要原本被自己理想化的對象犯了一些錯、有了瑕疵 (如:台大名醫疑有小三、北一女學生不讓座…),立刻會被打壓成「壞人」,甚至豬狗不如。對某些人而言,當白紙沾上了黑點,就不再是白紙,只能在紙面塗上更多黑墨水、或是撕毀它,換另一張白紙。

在類似事件中,讓所謂「正義魔人」如此憤慨的原因是什麼?也許是想出名、也許是找陌生人出氣… 然而也有可能是因為發現他/她心中理想化的客體 (如:北一女) 不如原本所以為的那麼完美,所帶來的錯愕與失落,而衍生出強烈的憤怒吧!

如同唐鳳被聘為數位政委,在一夕之間爆紅,許多人對唐鳳有高度期待,希望她能帶來全新的格局。其實這些被理想化、視為救星的人們或職業 (不論是名校學生、名醫、政治人物、體育健將…) 都是莫名其妙被我們推上了「完美」的寶座,捧在心中當偶像崇拜。事實上,這群人都只是人,難免有人性的脆弱面、有自己的需求或陰影,他們沒有那麼厲害,無法獨自擔任拯救XX的角色。

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停止尋找一個能帶來希望光明、將生命中的不幸通通抹去的救星或魔法師?當心中理想化的偶像破滅時,我們是否能消化這樣的失落,並接受,世界上其實並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客體存在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syhea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