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貓奴心理師 / 圖:pixabay CC授權
「四歲的小宇今年上幼兒園,然而從入學第一天開始,小宇就每天哭著表示不想上學,到學校後更是不肯放媽媽走,讓媽媽及老師感到很困擾。」
順利分離的心理基礎:
依附 (attachment) 由 John Bowlby (1958) 所提出,係指嬰幼兒與其父母 (主要是母親) 之間所建立的最原始感情關係;能敏銳且適切回應幼兒情緒的照顧者,會讓幼兒認為他人及世界是可以信賴的,也才能以較平靜的態度面對與照顧者的分離。
當孩子在安全的依附關係裡,逐漸建立情感客體恆存 (emotional object constancy)的概念後,才能把照顧者的愛與支持內化至心中,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能自行平復不安的情緒,完成應該做的事情。
如何協助孩子適應新環境:
與孩子分離的經驗有時會勾起父母自己童年時與他人分離的情緒,能夠坦然面對分離的父母,反而能讓孩子更順利與自己分離。
處理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或建立客體恒存概念的關鍵,不在於照顧者時時刻刻在「形體」上不離開孩子,而是讓孩子清楚了解,為什麼父母要離開;協助孩子度過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光;以及離開之後,必定會遵守約定回來。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並不會因為形體上的分離而改變;意即「看不見,但你依然存在於我心中;而且確知你是愛我、支持我的。」
家長可以做的:
* 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以正向穩定的態度陪伴孩子度過新環境的適應期。
* 情緒反映/同理:如「小華很害怕,因為媽媽不在你身邊。」
* 建立客體恒存概念:可多與孩子玩躲貓貓或蓋東西等遊戲,讓孩子了解,看不到某些人或物品,不代表他們不會再出現,只是暫時消失而已。
* 事先帶孩子認識新環境或新老師。
* 建立問題解決策略:與孩子討論若害怕時可以怎麼做。
* 讓孩子帶一個具有安全感或象徵母親的物品去學校。
* 與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小孩在校的情形。
家長避免做的:
* 未預告就消失:如果孩子發現父母沒有說再見便離開了,更有可能增加其焦慮感,因為不確定父母何時會消失、何時才會再出現。
* 否定/嘲笑孩子的情緒。
* 語帶威脅:如「如果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條件式語句容易使孩子更沒有安全感,無法緩解孩子對於母親離開的恐懼。
結語:
孩子頭一次與主要照顧者長時間分離,心中的恐懼或焦慮在所難免。若您的孩子入學超過兩週,仍有極度抗拒或哭鬧不休的狀況,可至醫院請兒童心智科醫師及臨床心理師評估小孩是否有懼學症(school phobia)或分離焦慮的情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