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貓奴心理師 / 圖:pixabay CC授權
臨床上常會遇到許多有分離焦慮的孩子,在剛上學時大哭大鬧,不願意與主要照顧者分開;或是從小就是個「黏人精」,媽媽走到哪就要跟到哪,連上廁所都不准媽媽關門,讓許多家長不勝其擾。
通常這類孩子除了天生氣質可能較為焦慮、依附關係不甚健全,或遇到重大創傷事件之外,還可能有另一個問題:缺乏情緒客體恆存的概念。那麼,什麼是「情緒客體恆存」呢?
定義:
內在客體 (internal object):指的是孩子對母親的心理影像或心理再現。此種內在經驗與再現對觀察者言是看不到的,且可能不是真實情境的精確反映,但它的確再現了該孩子所經驗到和母親間的關係,而且表達出孩子的內在心理世界。
情緒客體恆存 (emotional object constancy):通常於兩歲至兩歲半之間出現,是個體安全感的重要基礎,建立情緒客體恒存端賴母親的正向內在意象的內化作用,以供給孩子在母親不在時的舒適感,並讓孩子能個別獨立地發揮其功能。
建立過程:
孩子的安全感與父母提供的照顧有直接關聯,當孩子開始學習爬行和走路時,自發的身體分離就成為事實,這時較重要的是眼睛能看見父母,因此剛學爬的小孩會不斷回頭看母親,以確定她仍在場。
經過一段足夠的時間練習分離,並測試父母必定在場後(每個人所需的時間不同),孩子通常就能接受父母有一段時間不在場,這是因為孩子能記得父母一直在場的經驗,就如同母親的形象已經進入孩子的內在自我,藉此提供不間斷的關懷。
若發展順利,孩子便會對母親形成穩定的內在客體 (整合客體「好」與「壞」的面向),當母親不在身邊時,也會因著內化的、穩固的母親記憶而感到安慰,同時又能發展出獨立的自我意識。這個過程被稱為建立“客體恒存”。
當客體恒存的狀態被建立後,小孩就逐漸能忍受父母的不在場,此時小孩會利用“過渡客體”(transitional object),比如娃娃、泰迪熊或自己最喜歡的毛毯,借此得到替代性安慰,在與父母分離時得以安心。
由此可知,孩子必須累積足夠多的溫暖經驗才有辦法不讓短暫的分離壓倒這些美好經驗,經過反覆的練習,慢慢建立起客體恒存的能力。擁有客體恒存概念的孩子,才有能力處理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保持平靜的情緒,度過沒有照顧者在身邊陪伴的時刻。
參考資料:
Mahler, M.S. (1971). A Study of th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rocess—And its Possible Application to Borderline Phenomena in the Psychoanalytic Situation. Psychoanal. St. Child, 26:403-424
林惠雅 (2007)。大學生對自主的界定及其發展歷程:以親子關係為脈絡。應用心理研究,33,231-25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