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貓奴心理師 / 圖:pixabay CC 授權
近日陸陸續續聽聞一些人找心理師會談,卻感受不佳的經驗,雖然在心理治療的場域裡,必然有情感轉移或投射摻雜其中,個案對治療者的情緒,不見得真正反映事實,然而有些案例是在治療結構上,心理師就有明顯的疏失,令我非常驚訝。
提醒大家,若需要進行心理治療/諮商,不論你要找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千萬不要迷信名牌,有名的不見得做得好,治療的功力不在於你在媒體前多麼會講、上多少節目、出多少書、講過幾場演講、個人簡介上洋洋灑灑寫了多少經歷或拿多少證照,在大醫院工作的心理師也不見得就有品質保障。 (並非暗示接很多演講的人治療做不好,而是前述那些東西不是判斷治療功力的有效指標)
心理治療只有一個工具,就是治療者自身。治療功力的好壞,依靠的是治療者的內功,而內功的養成,靠的是定期找督導、被治療;外力的部分則仰賴上工作坊或接受不同學派的訓練。這些東西不會寫在名片上,也不太可能列在個人簡介上,尋覓治療師前,建議找圈內人打聽一下,相信你會少走很多冤枉路。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