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貓奴心理師 / 圖:pixabay CC授權

cat-1647703_1280 (Large).jpg

研究所時,曾與同學一起帶過短期的大專生人際互動團體,記得在最後一次團體也許因為之後不會再見面,成員們敢更直接講出自己內在的想法感受,團體的tension及衝撞程度都比前七次高出許多。過程中有一位成員用非常強烈的方式來表達對團體某些部分的生氣與不滿,對於leader的敵意也十分明顯。 

印象最深刻的,是這位成員對於我點出與某些成員的不同之處時立刻加以粗魯地打斷及否認,以及批評leader先前的文宣與實際進行差距甚遠,實在是很會做廣告及包裝。這兩句話一說出口,當場讓所有的成員都呆在那說不出話來 (沒想到會這麼明顯地表現她的敵意)。而身為leader的我,更有種被兩把利刃直挺挺地插入心臟,血流如柱的感覺。

 

然而神奇的是,縱使當下那個「身為一個人的我」已經被的攻擊打倒在地上快爬不起來,另外一個「身為leader的我」卻還是能極力保持平穩,繼續去接的話,請的不滿說得更清楚一點,並嘗試加以同理。而事後與同樣是leader的同學討論時,她說她當時對於這位成員的批評感到一肚子火,好笑的是,團體當下我卻完全看不出同學的怒氣,而她也完全看不出我的受傷,即便我們處在同一個立場,應該最能了解對方聽到這樣的話會有什麼感覺。

  認為不論團體或個人心理治療,治療者對於「個人」與「角色」的切割及區隔是很重要的。如同這次團體,面對這位成員的敵意與不滿,我自己其實會有受傷、生氣的情緒,然而當時我卻很清楚,的敵意是針對 "leader的角色",而非針對 "我這個人",甚至敵意的對象也不一定真的就是朝向團體、成員,或leader。也許因為這位成員本身面對「分離」(團體要結束) 所帶來的焦慮與失落,在潛意識中轉化為生氣或不滿,才會造成使用如此強烈的方式表達她的不滿。而當我能體認到這點,才有助於我在當下區隔開來,而非被的不斷攻擊所影響,甚至加以反擊回去。

因此,在最後團體結束前我給大家的comment中,第一件事便是真心地向這位成員道謝。因為的率先示範,其他的成員才能更直接地向他人表達負面的感受,而非客氣地維持表面和諧的互動。

  這樣的話,是以leader的身份說的。

在心理治療中,治療者往往要承受許多個案投射出來的正負向情緒,這樣迎面而來的情緒是如此"真實",強烈到甚至治療者會錯以為個案真的是針對他/她的,因而也會隨之產生許多情緒 (也就就是所謂情感反轉移)。角色的切割,有助於治療者在當下還能繼續穩住,做好涵容(containing) 的工作,而非捲入個案的情緒漩渦中,隨之起舞。 

治療者不可能沒有人的情緒,但我認為一位好的治療者與一般人不同之處在於,他/她能做好更清楚的區隔與分析,而這樣的清醒,也才能幫助治療者在事後去修復自己「身為一個普通人」在這過程中自然產生的情緒。

就我的觀點,即便是在一般人際互動中,若我們對許多事都是以當下直覺的反射性反應來行事,受到攻擊就立刻反擊、被讚美就很開心,而不是去停下來想一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這個人要這樣說,這樣做?問題出在哪?我的情緒是從哪來的?是針對哪一點?那真的有點可惜,因為錯過了更了解自己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syhealing 的頭像
    psyhealing

    涵容與療癒:貓奴心理師的人間絮語

    psyhea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