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貓奴心理師
這陣子在處理某個案的母女互動議題,其中一次與個案談完後,我向母親說明她與個案之間的關係動力,以及所謂的「親職化小孩」。我畫了簡單的家庭圖:左邊是功能正常的家庭,右邊是個案一家人目前的狀況,正方形是男生、圓形是女生。
在運作良好的家庭裡,父母是親代、子女是子代,這中間有一條代間的界線,不宜跨越。然而個案的雙親離婚,個案與弟弟跟著母親,因此她家就只剩三個人。單親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案母常會不自覺地把身為姊姊的個案,拉到心理伴侶的位置,跟個案討論有發展遲緩的弟弟的療育情形,或是在弟弟表現不佳時,要個案做個仲裁者,評判弟弟是否有做錯。
在這樣的情況下,個案就成了「親職化小孩」,她明明才國中,卻得承擔母親的情緒,甚至扮演起家長的角色,管教弟弟。在這裡有個很重要的「鉤子」,把這兩人鉤連住了(右圖的綠色箭頭)。母親邀請個案坐在親代的位置,個案為什麼也很配合地跑到親代的位置上?因為她與弟弟有嚴重的手足競爭,個案始終認為母親過度偏心包容弟弟,卻對個案太嚴格。
因此,跑到親代的位置,個案就能名正言順的管教責罵弟弟,她與母親,也可以更緊密相連,如同盟友互相依靠,從中多分到一些母親的重視。
以上這些,通通發生在潛意識,只是我從個案描述與家人的互動中,很快把這個問題點出來讓個案與母親了解。
母親問我要怎樣破除這個問題?我的答案很簡單,母親的情緒,要找朋友或專業人士傾訴;弟弟的教養或療育問題,要與弟弟的治療師或老師討論,而不是個案。我跟母親說:「如果妳讓XX看到,妳身為媽媽,有能力教好弟弟;弟弟做不來的事,妳會處理承擔,而不是要她善後,她自然可以慢慢放棄親職化小孩的角色。」(當然還要處理手足競爭議題)
花了20分鐘與母親談完後,母親才恍然大悟。親職化這個概念其實不難,但要怎麼從個案的生活實例講到讓雙方都了解,並不容易,或許未來有機會可以發展親子治療或家族治療的新自費項目,因為我認為直接處理家庭動力,才能解開許多家庭的問題。
補充說明:
家族治療學者鮑文(Murray Bowen) 所指的三角關係(relational triangles) 是家人處理人際衝突焦慮的一種策略,即當兩個人有衝突時,其中一人或雙方往往會尋求第三者的認可與支持,使原本兩人之間的緊張暫時得到舒緩。如:生氣又孤單的妻子很可能將她的情感投注在子女身上,不但在生活上和子女愈來愈緊密,對於先生的不滿心情自然也會向子女訴苦,使得某一個特別心疼媽媽的孩子逐漸成為媽媽的心理伴侶,長久下來逐漸形成固定的三角關係。
子女可能以四種不同方式涉入親子三角關係:
1. 跨代聯盟:有些父母在長年衝突下會主動爭取子女的支持,要子女選邊站。 其中某些子女可能會成為其中一方的情緒配偶。
2. 親職化:成為「小爸爸」或「小媽媽」,替代失能的父母照顧弟妹或負擔家中經濟。
3. 代罪羔羊:衝突的父母若將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問題行為上,聯合起來指責孩子,自然可暫時轉移夫妻間的緊張。
4. 迂迴式支持:孩子經常呈現病弱無能的狀態,讓父母忙於照顧,以轉移父母間的衝突。
**為維護隱私,個案資料已作部分修改**
留言列表